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明朝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真的是公务员吗?书的作者现在怎么样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明朝那些事》的作者是实打实的公务员。他写这本书的时候是用笔名: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男,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他最近公开的职务是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2006年3月石悦在天涯社区开始只是将明朝的一些历史故事作为随笔发表,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当年在网络上创下近2000万的点击率,出版社发现其如此火爆,看到了巨大商业价值,将其出版成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2009年4月7日,作为全集结束本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七册,已经完稿出版。该书畅销之势迅猛,很快席卷当时国内各大实体书店柜台最显眼的畅销书区域。截至2014年,《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石悦本人则连续7届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获总版税高达4100万元。
对于他能写出这样一部通俗易懂的作品来,来源于对历史尤其是明朝历史大有兴趣,阅读的大量的相关书籍、官员奏章、皇帝批字等等,在对明朝历史有个整体把握之下创作了这本优秀的小说。
盛名之下,也背负了很多质疑,许多人会认为就是因为他太闲了才有时间写小说。实际上他基本上都是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来创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所舍才有所得,在体制中有人迷恋权势,有人看淡功名,石悦属于后者,反而能在众多网络写手中占有一席之地,名利纷至沓来也是无心之举。
十部顶级官场重生大明小说
推荐一本叫做《重生明朝搞事情》,作者是来滴滴。主角魏林道带你重生到明朝, 轻松挣钱养家, 努力读书科举, 颠覆大明官场, 屹立世界之巅。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文系大学生,出生于一个卫生纸制造家庭。毕业后成为公务员,十几年的宦海沉浮后,为救人而亡,因此穿越至明朝!展开了一副普通农家子第的强者之路!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其他作品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石悦,他没有其他作品。1979年出生在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庭,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以《明朝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截至2014年《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过千万册,创下中国图书销量奇迹。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升官的背后,揭示了明朝官场怎样的潜规则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影视剧,开播以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就想借这个问题,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海瑞升任知县的背后,其实暴露了明朝官员升迁怎样的潜规则。
浙江在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过程中,因为遭到了地方百姓的阻拦,所以进展并不顺利。而严党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完成嘉靖皇帝的命令,不惜下令炸毁河堤。就在九个县即将被淹的关键时刻,最后胡宗宪权衡利弊,选择把洪水导向淳安县、建德县,以此来挽救其他的几个县。
因为这场由人祸而引起的天灾,杭州知府、淳安知县和建德知县都成为了冤死鬼。虽然说三个人是蒙冤而死,但是杭州知府、淳安知县、建德知县三个职位也成了空缺。
改稻为桑依然还要推行下去,而这三个职位直接影响着改稻为桑的推行进度。所以无论是严党,还是清流,对这三个职位都虎视眈眈。
在谭伦的推荐下,海瑞正式出关,担任淳安知县一职,他也从教谕正式晋升为知县。虽说从理论上讲,海瑞的晋升符合正常流程,但是背后却暴露了一些潜规则,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给大家讲讲:
第一,想晋升要有拿出手的作品
当时谭伦向裕王、张居正推荐海瑞的时候,向他们背诵了海瑞写的一篇《治安疏》。这篇文章因为写得好,连胡宗宪向嘉靖帝上奏疏的时候也引用了其中的几句话。足以见这篇文章写得有多优秀,传播的范围有多广泛。
海瑞也凭借这篇文章,在大明朝的官场一炮而红。而从一个人的文字中,往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见解和认识水平。张居正听完海瑞的文章,马上就认定海瑞是一个有大才的人,马上劝告裕王对他委以重任。海瑞也因此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
像海瑞一样的还有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他也是凭借自己在理学方面的造诣,写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所以才成为了杭州知府的不二人选。
试想一下,倘若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海瑞和高翰文又怎会如此快地得到晋升呢?这些作品,就是他们个人能力的最好背书,也是别人信任他们的一份保障。
第二,拥有广泛的人脉
从古到今,人脉永远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加分项。海瑞正是因为有谭伦的引荐,才有机会在裕王的身边崭露头角,才有机会让未来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知道他的才能。没有谭伦,估计他还会被继续埋没在大明朝的基层,然后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因为古代同科中试的人,彼此之间都还熟识,所以在未来如果有人飞黄腾达的话,一般都会提携一下同科好友。按照笔者的推测,海瑞和谭伦应该就是因为参加科举考试的缘故,所以才得以相识。
谭伦成为裕王身边的心腹以后,有了机会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好友,第一时间就把海瑞举荐了出来。除了海瑞,建德县知县王用汲也是谭伦的同科好友,所以他也被一同举荐。
当然他们之所以被举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就有能力。但是各位读者不妨想一下,有能力的人肯定不止他们两个,为什么机遇就选择了他们俩呢?人脉在这中间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各位可想而知。
所以说,作为一名明朝的官员,当自己有了优秀的作品为自己做背书以后,如果再有人脉为自己保驾护航的话,那么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放眼到整个明朝官场,像这样的情况应该也很常见。
以上就是笔者对《大明王朝1566》的分析,喜欢这部剧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呀!
到此,大家对明朝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明朝公务员考试题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