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官渡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官渡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三国演义》小说,庞德归降曹操之后为何会如此卖命呢
有人问我,为何对马超不死心塌地地追随?为何对张鲁不肝脑涂地地效命,偏偏对曹操赤胆忠心以死相报。与君说来回,请君为我倾耳听。
一、曹公敬我
我被生擒活捉之后,曹公不恨我为马超杀的他血流成河,不恨我为张鲁杀的他死尸如山,反而以礼相待,亲释我缚,问我肯降否。如此礼贤下士,如此降尊折贵,教我如何不动心!
二、曹公重我
关羽攻打樊城,曹公派于禁为帅前去救援。问众将谁敢做先锋。我主动请缨,曹公大喜说:关羽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名,真劲敌也。曹公帐下,上将如云,猛士如雨,竟认为我才能匹敌关羽。如此青眼相加,器重于我,教我如何不动心!
三、曹公信我
我故主马超位居西蜀五虎上将,我亲兄庞柔在西川为官做宰。曹公不听嫌言馋语,力排众议,委我征西都先锋,视我为股肱,觑我为心腹。如此坦诚信任,我焉能不以死报之!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公与我最相亲。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人儿知我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正史中的庞德除了没有演义中那些花里胡哨的单挑打斗之外,基本事迹倒是差不多,庞德本身就是一个很忠义的人,只是在马腾、马超麾下未得其主,归顺曹操后,庞德兢兢业业,襄樊之战兵败被俘不屈而死,曹操闻之很是感慨。
庞德历仕马腾、马超但未得其主
追随马腾:
庞德少年时就以骁勇闻名乡里,后为凉州军阀马腾的部将,庞德追随马腾镇压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战功累累,被提拔为校尉。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曹操北上讨伐袁氏集团,和马腾结盟,袁尚派大将郭援、高干进攻河东,庞德和马腾的儿子马超参与讨伐郭援、高干,庞德担任先锋,马部大获全胜,庞德亲自斩获郭援首级, 因此战功劳巨大,庞德被拜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侍奉马超:
后马腾被朝廷封为卫尉,于是马腾带诸子进京,而马超统领其西凉军马,庞德于是成为马超部下。
之后马超结连西凉韩遂等十几路军阀起兵反曹,经过潼关大战、渭水大战等一系列战斗,马超部队损失惨重,而曹操又巧释反间计,令韩遂和马超反目,马超大败,带领庞德依附汉中张鲁。
归顺曹操,不屈殉节
依附张鲁不久,刘备入川席卷益州,张鲁深感唇亡齿寒,于是令马超带从弟马岱去讨伐刘备,而此时庞德患病未能前往,后马超归降刘备,而曹操攻略汉中,曹操喜爱庞德的武艺及人品,于是庞德便率部归顺曹操。
曹操早就知道庞德骁勇善战,庞德归降后曹操非常高兴,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庞德感念曹操之重用,从此忠心耿耿。后来关羽北伐曹魏,著名的襄樊之战爆发,曹仁不能敌困守襄阳、樊城两地,曹操派于禁率领七军精锐三万余人前去救援,而庞德也隶属于于禁,结果于禁将军队愚蠢的驻扎在低洼处,引发了水淹七军,曹军大溃败,于禁投降,而庞德力战后被俘虏。
庞德被押解回关羽的大营立而不跪,关羽劝降庞德,却招致庞德大骂曰:“你这竖子,说什么屁话!魏王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所向无敌。你们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庸才罢了,哪里是我们魏王的对手!我庞德宁愿做贼人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将!”
于是庞德为关羽所杀。曹操知道后相当伤悲,痛哭流涕,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
庞德宁死不降即是忠烈也是>证实/strong>
庞德这个是性格是很刚毅的,追随马腾、马超期间也是忠心耿耿,汉中期间和张鲁只是依附关系,并没有主仆关系,曹操攻打汉中庞德归顺,曹操对新的降将庞德立刻封侯拜为将军,这个恩情对庞德这种忠义之人来说是不能忘得。
而庞德在襄樊之战期间其实包括曹操都对其不是很放心,毕竟马超是他的旧主人,而不少曹操老将也对庞德多有猜疑,对此庞德是憋了一口气的,所以抬棺出战。
庞德被俘后以其性格是不可能投降的:
其一:曹操对其有知遇之恩,庞德属于士为知己者死死。
其二:庞德新降不久,备受猜疑,本身他自己就憋着一口气,是不可能投降的。
其三:马超虽然为庞德旧主,但是马超此时已经是刘备臣子,刘备和庞德毫无瓜葛,庞德是忠义之人也不可能投降。
最后庞德的家人都在京都,这也是庞德不得不考虑的,总之庞德的忠义值得我们称赞!
这个问题需要延伸回答。不只是庞德,《三国演义》中张辽、徐晃、张颌、郭嘉、贾诩,等等等等,凡是来降的大将或谋士,除了关羽以外没有不忠的,其实包括关羽,要不然曹操早死在华容道了。当然也出现了张邈、陈宫之类的所谓叛徒,但那那时曹操还不成气候,当然会有一个不稳定期。但是当曹操站稳脚跟之后只有曹操杀别人没有别人叛曹操。
之所以很少有人叛变曹魏,是因为曹操的用人制度和三国前期曹魏的政治位置所决定的。首先说说曹操的用人制度。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唯才是举。”就拿提问中所提到的庞德作为例子。庞德原是马腾部将, 马腾进京后跟随马超,后来马腾全家被杀,马超战败庞德跟随马超又投奔了汉中张鲁,之后马超降蜀,庞德则继续跟随张鲁,直到张鲁被曹操讨伐,曹操用反间计招降庞德,庞德正式归入曹操麾下。这份履历够复杂吧,在三国其他诸侯眼里,庞德就是个三姓家奴。即使庞德归顺,也不会真心待他,但曹操不会。刚才说到了曹操的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说白了,只要有才干,道德无所谓,想想曹操给关羽的待遇。当然并不是说关羽没有道德,咱们只说曹操的用人方略。试问,庞德除了曹操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而且曹操用人的唯才是举并不只是利用,而且只要对方有才干,曹操就会真诚相待。想想庞德此前的颠沛流离。想想张鲁的所作所为,一对比,庞德不为知己者死都难。
再说第二点,这一点除了庞德以外跟其他人关系也很大,就是曹魏的政治位置或政治立场。《三国演义》中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在曹魏内部不是,用荀彧的话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是说,在三国前期曹魏在政治立场上是汉家王朝正式的保护者。这就和其他诸侯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孙权也称臣,刘备甚至有衣带诏加持,但是和曹操的地位比起来不是一回事儿。曹操可是正式的汉朝丞相,国家首都就在许昌。所以从名义上来说,忠于曹魏就等同于忠于汉室,叛变曹操等同于叛变国家。所以很多人从道德上必须忠于曹操,比如荀彧。当然后来荀彧似乎有所悔悟,但名义上还是忠于曹魏。至于庞德,多年的流离失所,跟着别人虽然身上也有官职,但实际上只是家臣。跟了曹操以后等于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你说他怎么能不死忠于曹操呢?
到此,大家对官渡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官渡公务员考试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