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群岛公务员考试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群岛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马岛战争后的马岛近况>怎样/h2>
英阿两国马岛战争至今已过去近40年,但围绕着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却依然是两国关系的焦点。双方近年来动作不断,口水战日趋升级,争端从未停止,马岛问题的解决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那么,马岛主权争议是如何产生的?战后的马岛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马岛区位图)
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叫做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500公里的大西洋上,距阿根廷本土最近480公里,距英国约13000公里,由两个主岛和700多座小岛组成,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3000人。岛上居民中,几乎全部都是英裔,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自认为都是天经地义的英国人。
现在的马岛被英国实际控制,岛上驻扎着1300名英国士兵,到处都是迎风飘扬的米字旗,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土。
但是,这片领土的归属权历来存在争议,这种争议不仅仅发生在英阿两国,即便是在国际上也予以承认。
据现有文字记载,早在16世纪,麦哲伦在进行环球航海时首先发现了该群岛。1690年,英国“幸福”号船长约翰•斯特朗登陆该群岛,并以英国海军大臣福克兰子爵的名字为其命名。
1764年,法国首先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在东岛上建立了路易斯港,1年后,英国人在西岛上建立艾格蒙特港,马岛进入英法共治时期。之后,法国人将东岛以2.4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西班牙。1770年,西班牙击败英国,夺取了西岛,4年后,英国人放弃了马岛。
181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后,宣布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并在马岛上设置行政区和驻扎军队。
1829年,英国致函阿根廷,声称对马岛拥有主权,并在1833年出兵占领了该岛,至此,英国人一直占据着马岛,并在岛上开发和经营。不过,阿根廷也从未放弃马岛的主权。
进入上世纪60年代,联合国曾出台决议,敦促英阿两国举行谈判,以政治的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纷争,避免局势恶化而引发战争。
(油画中的马岛战争)
冷战后期,阿根廷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陷入低谷,国内民怨沸腾,矛盾尖锐,甚至还爆发了全国性的游行示威。阿根廷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凝聚民族共识,在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日趋强硬。
1982年4月2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向驻扎在马岛的英军发起进攻,马岛战争由此爆发。战事持续了两个多月,最终导致649名阿根廷士兵、255名英国士兵和3名马岛居民死亡,英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实际控制了马岛。
马岛战争失利后,阿根廷军政府彻底崩溃,再也无力撼动英国对马岛的控制权,而英国海军的实力虽然也大不如前,但仍然能在世界海军中名列前茅。英国人守住马岛后,便开始在岛上实行“自治”,拥有了自己的宪法、货币、旗帜和国徽,设立了总督,代表英国女王行使行政权。
马岛战争,也让英阿两国彻底断交并处于敌对状态。1989年,阿根廷政府主动向英国伸出了橄榄枝,在多轮磋商后,两国在1990年恢复了外交关系。
不过进入21世纪后,马岛又起波澜。2010年,英国人单方面在马岛上开采石油,阿根廷人大为光火,宣布封闭马岛航道。英国人也不甘示弱,随即派出军舰护航,双方剑拔弩张,似乎要重演1982年的战事。在2012年马岛战争30周年之际,双方再次围绕马岛主权唇枪舌战,各种敏感事件频发。
(军舰护航)
现在的马岛,尽管火药味异常浓厚,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鉴于两国当前的状况以及国际形势,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两国会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争夺。
一是争夺丰富资源。
马岛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可观的渔业资源,拥有大约2亿吨磷虾,每年还可捕捞数百万吨鱼。最重要的是,马岛有着巨量的油气资源,石油储量高达60亿桶。
英阿两国势必会为这些资源持续开展争斗。2011年,英国宣称在马岛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对马岛的实际控制,而阿根廷则在2012年警告英国金融机构,在马岛投资非法勘探石油项目会招来巨大的风险。
二是争取国际支持。
阿根廷加大了外交宣传力度,在送给外国使节的碟片、官员出访国外时,都一再强调马岛属于阿根廷,还频频向联合国施压,希望把英国拉回谈判桌,就马岛争端举行会谈。同时,阿根廷还努力发动拉美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力量,在各种峰会、联合会和首脑会上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
英国当然也动作不断,在2013年举行了马岛归属公投,结果98.8%的马岛人愿意留在英国,做英国的属地。同时,英国人还强硬地表示,政府会在适当时机在马岛居民的护照上,加上“福克兰群岛”字样,以凸显马岛居民的自治权。
英国一直坚持“马岛主权无争议”“就是英国领土”的立场,既然无争议,自然谈不上“谈判解决主权争端”。总之,英国的态度就是“根本没必要和阿根廷谈判”,即便谈也只谈一条:阿根廷必须“尊重马岛人民的选择”。
对于马岛上的居民来说,他们十分享受现今的生活,珍惜马岛的美景,并不希望因岛屿的主权归属再次引发战争。因此,无论对于英阿两国,还是国际社会,或者是岛上居民本身,要解决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恐怕是遥遥无期了。
(参考资料:《世界史》《马岛战争》等)
谢谢邀请!
马岛近况非常喜人,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称福克兰群岛。1982年的马岛战争,短时间内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但很快硝烟从他们眼前散去,36年前的那场大战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马岛的发展!
(马岛的具体位置)
目前,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人均GDP为554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差不多有10万美元,是世界10大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
马岛人口并不多,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却英国军人及其家眷,岛上一共有3900多位居民,也就是一座普通中国的村庄这么多。这3000多人坐拥着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等于天津的面积,但是天津人口却是马岛的将近4000倍!
马岛的主要支柱产业为捕鱼业,贡献了当地GDP的50%,仅鱿鱼捕捞量就达到3万多吨。马岛还盛产高品质羊毛,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也为他们赚取了大量外汇,目前全岛大约有100万只羊。
除此之外,马岛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每年有将近10万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
雷区
马岛之战带给当地人最大的麻烦是岛上的雷场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战后岛上留下了117片雷场,共有大约2万枚各型地雷。迄今为止虽然已经排除了700多万平方米的雷区,但是由于雷区沙丘已经改变形状,很难知道埋放地雷的具体位置,所以剩下的排雷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好在阿根廷政府帮英国指出了雷区的具体位置,只要注意提示就很难误入。
(危险的雷区却成了企鹅的乐园)
对英国和阿根廷来讲,占有马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当地的百姓来讲,宁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吧!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及支持阿根廷对马岛领土要求国家对该群岛的称谓,而马岛战争胜利方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1982年马岛一战,改变了阿根廷政局走向,也改变了马岛内部生态。
马岛战争之后,英国为了体现马岛自治性,允许其有自己宪法、货币、旗帜和徽章等,但是英国依旧握有国防和外交大权,实行马人治马,高度自治的方针,作为英国海外领土而存在。看见没,其实马岛的高度自治还得拜这次战争所赐。
当今的马岛,地理上属于阿根廷,但是民心上却倾向于英国。2016年,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马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而关于马岛的民心所向问题,一看其民众构成便知,这里不到3000人的总人口中,英国后裔占据绝大多数,说英语,而阿根廷则是西班牙语,所以岛上居民支持自己留在英国范围内,这在2013年英国人组织的一项在马岛公投中得到印证。当然,这是单方面的,阿根廷表示强烈反对。
虽然马岛战争已经30多年,但是围绕马岛的争端并未消退,阿根廷依旧对马岛有强烈的念想,那位说了,民众要求是第一位的,既然民众觉得在英国合适,那就作为英国领土嘛。呵呵,说的轻巧,谁敢承认谁就得承担叛国者的骂名,甚至罪名。谁敢?而且,民众要求这个根本不算个事儿,关键还是国力问题,比如俄罗斯,占了那么多领土,很多不乐意成为俄人,那好说,俄罗斯直接将人轰走,比如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原来是德国的,都是日耳曼人,二战之后,苏联直接将这些德国人要么流放,要么轰走。所以,阿根廷真要能夺下来,民众认同不算太大事。
而美洲大部分国家都支持阿根廷的领土主张,除了加拿大说要尊重这几千人的意愿。世界霸权国美国呢?人家不发话,不表态,但是实际行动是支持英国的。
世事难料,一场战争让马岛或福岛名扬天下,那场英阿战争,对岛上的居民实际影响不大。说起来人家日子一直过的不错,作为英国海外自治领,不到四千人口,占着万把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子不要太好过啊?!那么点人,养着近百万头羊,出产高品质的羊毛,但岛上的主业却是海洋捕捞!这两项都是稳的不得了的第一产业,近三百万公斤的羊毛产出,三千多人人均一下都是妥妥的小康收入,加上更高的海产收入,那就是富裕阶层了。
岛上因为近南极海域,以前还有捕鲸站,这也是个油水丰厚的产业,一般来说有个捕鲸站的海港,仅此一项就能养活近万人,就是不知现在马岛的捕鲸站还有没有运作了?因为现在似乎只有***还干这脏活。马岛战争后这个海岛名气很大,当然要搞旅游业,这岛光看地图,奇异的就像海贼王里面的地图,可惜就是气候湿冷,每年不下雨的日子不足三分之一,实在不是个好去处,没有战争的话,籍籍无名恐怕很难有游客到访。
现在那么有名,跑去看企鹅的人多到要预约,要限制客流,这一点同样也证明岛上人真不差钱,不像别的地方一搞旅游,就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来,马岛的观鸟旅游一直限制人类活动不能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环境。要不是天气太过于湿冷,到真想移民到这个岛上去生活呢。
著名的马岛战争以后,虽然阿根廷与英国之间仍旧龃龉不断,但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的海洋已经趋于>清静/span>。孤悬大洋中的马岛,如同海外的世外桃源。
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作“福克兰群岛”,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4000多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里也是整个美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整个马尔维纳斯群岛,有超过70万头的绵羊以及其他牲畜,畜牧业存栏量比当地人口多出数十倍不止,每年仅仅依靠向英国出口羊毛、羊肉、乳制品与海产品,当地人的生活就相当富足。
上世纪末,马岛周围海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轻质原油,英国随之进行了开发,但总体规模至今都不算太大,毕竟还是在阿根廷的家门口,也有很多技术上的原因,更何况英国本土本身就是世界级的石油生产大国。但仅石油带来的利润,马岛每年也是收益颇丰。
当地人口稀少,自然资源高度丰富,加上英国的庇佑,马岛的人均生产总值早就超过了7万美元,整个美洲几乎无可匹敌。当地施行免费的医疗、教育,每年选定学生前往英国学习,重病直接送往乌拉圭、巴西等附近救治。可以说,除了因为人口太少加上气候原因,当地生活或许非常冷清,但是生活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后西半球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虽然大英帝国辉煌不在,却仍旧击溃了阿根廷挽回了颜面,当年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国际上也是声名鹊起。
阿根廷仍旧声索,英国实际拥有,马岛上的居民多以英裔为主,且因为害怕阿根廷的声索影响当地的发展,所以心之所向也更加明显。
到此,大家对群岛公务员考试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群岛公务员考试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